看過了前幾天的《巧用“人體編碼”記憶十二星座》后,你是否感受到了記憶法的神奇呢?如果你還沒有嘗試,不妨現(xiàn)在就去試一試。不去嘗試使用,你就永遠不知道記憶法的奇妙。不用花太多的時間,只需幾十分鐘,就可以暫時幫助你的大腦脫離死記硬背的模式。
運用記憶法時需要注意些什么?怎樣用得更好呢?我們往下看。
1.形象
同和尚念經一般的背誦不同,我們運用記憶法時,將每個需要記憶的信息都賦予一個“形象”,如果這個形象清晰具體、生動有趣、細節(jié)突出、顏色鮮明,那么我們記憶起來就會更加的深刻,這些“形象”會像涂了膠水一樣牢牢的粘在你的腦海里。
2.獨特
人們往往會對獨特的東西印象更加深刻,假如你參觀一池蓮花,每一朵都長的差不多,那么你對它們很難有特別的印象,而當中如果有一朵“并蒂蓮”的話,你就會對它印象格外深刻了,因為“并蒂蓮” 出現(xiàn)率只有十幾萬分之一,并不多見,也許在多年以后每當你看見蓮花,仍能回憶起這朵獨特的“并蒂蓮”。
3.簡單
記憶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“組塊理論”,我們需要記憶的每個詞語、名字、數(shù)字都可以看做是一個組塊,比如對于認識的單詞“LOVE”的人來說,它就是一個組塊,但是對于“POBV”來說,它就是4個組塊。組塊越少,記憶起來就越簡單。
例如我們記憶四書五經的時候,就可以用“串記法”將幾個小組塊,變成一個大組塊。將"四書五經"記作:"四叔(書)猛(《孟子》)掄(《論語》)大(《大學》)鐘(《中庸》),武警(五經)詩(《詩》)里(《禮》)存(《春秋》)遺(《易》)書(《書》)"。最后得到一句話“四叔猛掄大鐘,武警詩里存遺書。”是不是就好記多了呢?
4.故事
將抽象的信息具象并編成故事而變得好記,不僅是因為組塊變少了,還因為信息本身被賦予了鮮明的色彩、場景和有邏輯的情節(jié),可以幫助我們將信息串聯(lián)起來更好的記住。我們平時看過的許多故事、電影和經歷輸入保存于腦海中,這時候就是它們輸出派上用場的時候啦,用它們來幫助編故事可謂是事半功倍。
5.邏輯
有的人覺得編故事越是沒有邏輯,越天馬行空就越好,然而并不是這樣。在記憶十二星座的聯(lián)想中,雖然將頭發(fā)聯(lián)想成了草地,但“ 草地”和“白羊”是很容易聯(lián)系起來的,又如擁有“魔戒”會吸引怪物來搶奪,這就是一種自然的邏輯聯(lián)想。如果故事編得太過超出我們常有的認知,反而會本末倒置,更難記住。
6.聯(lián)結
聯(lián)結就是將兩個事物通過聯(lián)想聯(lián)系起來,看到一個就立刻能夠想到另一個。“人體編碼”、“家居定位”和“記憶宮殿”等記憶法都是運用了這個原理,將需要記憶的信息和熟悉的身體、家具位置聯(lián)結起來,從而達到“以熟記新”的效果。比如記憶十二星座,就像用聯(lián)想的“膠水”將星座粘到我們熟悉的身體上,將兩者牢牢的聯(lián)結起來。
7.感覺
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感,即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嗅覺、味覺這幾種感官的感受,同時還有情緒感受,能將這幾種感受加入到聯(lián)想記憶中來,就可以幫我們達成更好的記憶效果。
比如記憶天秤座時聽到“小毛賊”因分贓不均在耳邊的吵鬧聲,會有“吵死了”這樣煩躁的情緒;先看到草叢中有“獅子”,后又看到有“美女”前來搭救,產生從擔心到放心這樣的情緒起伏。這樣的感受就會給我們的記憶帶來更加立體又深刻的印象,從而讓我們記的更加牢固!
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文章
果子